2、telnet连接memcache
连接成功之后,即可对memcache进行操作管理了,常用的命令有:Ⅰ、添加修改
命令格式:<command> <key> <flags> <exptime> <bytes> <data block>
<command>:add, set或 replace
<key> :缓存的名字
<flag>:16位无符号整数,和key要存储的数据一起存储,并在程序get缓存时,返回。
<exptime>:过去时间,0 表示永远不过期,如果非零,表示unix时间或距此秒数
<bytes>:存储数据的字节数
: 表示换行回车
命令结果:
STORED :表示成功
NOT_STORED : 表示失败
a)、添加缓存
如果key已经存在,则会添加失败。
b)、修改缓存
key存在时,成功;不存在时,失败。c)、设置缓存
key不存在时,添加【add】;已存在时,替换【replace】。
Ⅱ、读取
命令格式:get <key>+
<key>+:表示一个或多个key,多个key时,用空格隔开
a)、读取单个key的缓存
b)、读取多个key的缓存
Ⅲ、删除
命令格式:delete <key>
<key>:要删除的key
删除id
Ⅳ、清空所有缓存
命令格式:flush_all
Ⅴ、查看缓存服务器状态
命令:stats
Ⅵ、打印版本
命令:version
Ⅶ、打印内存信息
命令:stats slabs
3、退出telnet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