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查看数据库启动时间。
3、查看最后load配置文件的时间,可以使用pg_ctl reload改变配置的装载时间。
4、显示当前数据库时区。
5、显示数据库的时间,有时数据库的时区不是当前操作系统的时区,这时在数据库中看到的时间就与操作系统中看到的时间不一样。
6、查看当前用户名,current_user与user是完全相同的。
7、查看session用户,通常情况下,session_user与user是相同的。但使用set role改变用户角色时,session_user始终是那个原始用户,而user是当前的角色用户。
8、查询当前连接的数据库名称,使用current_catalog和current_database()都显示当前连接的数据库名称,这两者功能完全相同,只不过catalog是SQL标准中的用语。
9、查看当前session所在客户端的IP地址及端口(仅限TCP-IP连接,如果是UDP连接的话,查询结果IP与port都显示空)。
10、查询当前数据库服务器的IP地址及端口(仅限TCP-IP连接,如果是UDP连接的话,查询结果IP与port都显示空)。
11、查询当前session的后台服务进程的PID。
12、查看当前共享内存的大小。
13、修改当前session参数配置。
14、查看当前正在写的WAL文件。
15、查看当前WAL的buffer中还有多少字节的数据没有写到磁盘中。
16、查看数据库实例是否正在做基础备份。
17、查看当前数据库实例时HOT Standby状态还是正常数据库状态。
18、查看数据库大小,如果数据库中有很多表,使用上述命令将比较慢,可能对当前系统产生不利影响,pg_size_pretty()函数会把数字以MB、GB等格式显示出来。
19、查看表的大小,仅计算表的大小,不包括索引的大小。
20、查看表的大小,pg_total_relation_size()把表上索引的大小也计算入内。
21、查看表上所有索引的大小,pg_indexes_size()函数的参数名是一个表对应的oid(输入表名会自动转换成表的oid),而不是索引的名称。
22、查看表空间大小。
23、查看表对应的数据文件。
补充:PostgreSQL命令行常用命令psql
PostgreSQL命令行常用命令(psql)
一般我们使用 psql来和数据库交互,方括号中为可选项参数,不带任何参数表示连接本机
登录数据库
-h 数据库ip
-p 端口号
-d 数据库名
-U 登录用户名
导入SQL脚本
示例:
将sqlScript.sql导入到名为database的数据库中
常用命令
展示数据库
\l 或者 \list
支持正则匹配,例如展示包含post字符的数据库
切换数据库(创建新的数据库连接)
eg:
展示当前数据库下所有关系(table、view、sequence等)
\d 展示当前所有表
\d “Account” 展示Account表字段信息
展示当前数据库下所有schema信息
\dn
显示当前使用的schema
当前schema为public
切换当前schema
断开数据库连接
\q
以上为个人经验,希望能给大家一个参考,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七叶笔记。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