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叶笔记 » java编程 » Spring超详细讲解事务

Spring超详细讲解事务

什么是事务

一个数据库事务是一个被视为一个工作单元的逻辑上的一组操作,这些操作要么全部执行,要么全部不执行。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数据库(引擎)都支持事务,比如说MySQL的MyISAM存储引擎

事务的四个特性(ACID)

原子性:事务是一个原子性操作,一个事务由一系列操作组成,这一系列操作要么全部执行完成,要么全部不执行

一致性:一个事务执行完成(不管成功还是失败),数据库的完整性不能被破坏(唯一约束,外键约束等)

隔离性:数据库允许多个并发事务同时对数据进行读写操作,隔离性可以防止这些操作同时执行时导致的数据不一致的问题。事务分为不同的隔离级别:读未提交(read uncommitted)、读已提交(read committed)、可重复读(repeatable read)和串行化(Serializable)

持久性:持久性意味着事务完成之后,该事物对数据的更改会永久的保存在数据库中。

Spring对事务的支持

Spring支持编程式事务管理和声明式事务管理两种类型的事务管理。

编程式事务管理比较灵活,但是很难维护,平时用的很少。

声明式事务管理易用性更高,侵入性、耦合度低,更推荐使用。

编程式事务管理

使用TransactionTemplate进行编程式事务管理

使用PlatformTransactionManager进行编程式事务管理

声明式事务管理

Spring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声明式事务管理:

基于注解的声明式事务管理

基于XML的声明式事务管理

基于注解的声明式事务管理

注解的事务管理主要靠@Transactional注解来实现的。

@Transactional注解可以作用于类或方法上,作用于类上时,该类的所有public方法都具有该事物属性

@Transactional注解只应该被应用到public修饰的方法上,这是有Spring AOP的本质决定的

@Transactional注解

Spring事务管理的三个接口

Spring对事务的操作主要通过PlatformTransactionManager接口,通过这个接口,Spring为各大平台提供了对应的事务管理器,如 JDBC(org.springframework.jdbc.datasource.DataSourceTransactionManager )等。

在Spring框架中,事务管理相关的最重要的三个接口如下:

PlatformTransactionManager

TransactionDefinition

TransactionStatus

Spring事务属性

Spring事务管理的五大属性:隔离级别、传播行为、超时时间、是否只读、回滚规则

在TransactionDefinition接口中定义了事务的隔离级别、传播行为、超时时间的常量

是否只读:指该事物是只读操作还是读写操作,boolean类型

回滚规则:我们可以人为的控制事务在执行过程中抛出某些异常时仍然提交事务,或者抛出某些异常时回滚事务

到此这篇关于Spring超详细讲解事务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Spring事务内容请搜索七叶笔记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七叶笔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