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构造器的循环依赖:
这种依赖spring是处理不了的,直接抛出BeanCurrentlylnCreationException异常。②单例模式下的setter循环依赖:
通过“三级缓存”处理循环依赖,能处理。③非单例循环依赖:
无法处理。原型(Prototype)的场景是不支持循环依赖的,通常会走到AbstractBeanFactory类中下面的判断,抛出异常。原因很好理解,创建新的A时,发现要注入原型字段B,又创建新的B发现要注入原型字段A…这就套娃了, 你猜是先StackOverflow还是OutOfMemory?
Spring怕你不好猜,就先抛出了BeanCurrentlyInCreationException
出现的背景:
比如几个Bean之间的互相引用 甚至自己“循环”依赖自己 二、解决方案首先,Spring内部维护了三个Map,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三级缓存。
笔者翻阅Spring文档倒是没有找到三级缓存的概念,可能也是本土为了方便理解的词汇。
在Spring的DefaultSingletonBeanRegistry类中,你会赫然发现类上方挂着这三个Map:
singletonObjects (一级缓存)它是我们最熟悉的朋友,俗称“单例池”“容器”,缓存创建完成单例Bean的地方。earlySingletonObjects(二级缓存)映射Bean的早期引用,也就是说在这个Map里的Bean不是完整的,甚至还不能称之为“Bean”,只是一个Instance.singletonFactories(三级缓存) 映射创建Bean的原始工厂后两个Map其实是“垫脚石”级别的,只是创建Bean的时候,用来借助了一下,创建完成就清掉了。
那么Spring 是如何通过上面介绍的三级缓存来解决循环依赖的呢?
这里只用 A,B 形成的循环依赖来举例:
实例化 A,此时 A 还未完成属性填充和初始化方法(@PostConstruct)的执行,A 只是一个半成品。为 A 创建一个 Bean工厂,并放入到 singletonFactories 中。发现 A 需要注入 B 对象,但是一级、二级、三级缓存均为发现对象 B。实例化 B,此时 B 还未完成属性填充和初始化方法(@PostConstruct)的执行,B 只是一个半成品。为 B 创建一个 Bean工厂,并放入到 singletonFactories 中。发现 B 需要注入 A 对象,此时在一级、二级未发现对象A,但是在三级缓存中发现了对象 A,从三级缓存中得到对象 A,并将对象 A 放入二级缓存中,同时删除三级缓存中的对象 A。(注意,此时的 A还是一个半成品,并没有完成属性填充和执行初始化方法)将对象 A 注入到对象 B 中。对象 B 完成属性填充,执行初始化方法,并放入到一级缓存中,同时删除二级缓存中的对象 B。(此时对象 B 已经是一个成品)对象 A 得到对象B,将对象 B 注入到对象 A 中。(对象 A 得到的是一个完整的对象 B)对象 A完成属性填充,执行初始化方法,并放入到一级缓存中,同时删除二级缓存中的对象 A。我们从源码的角度来看一下这个过程:
创建 Bean 的方法在 AbstractAutowireCapableBeanFactory::doCreateBean()
添加三级缓存的方法如下:
通过这段代码,我们可以知道 Spring 在实例化对象的之后,就会为其创建一个 Bean 工厂,并将此工厂加入到三级缓存中。
因此,Spring 一开始提前暴露的并不是实例化的 Bean,而是将 Bean 包装起来的 ObjectFactory。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这实际上涉及到 AOP,如果创建的 Bean 是有代理的,那么注入的就应该是代理 Bean,而不是原始的 Bean。但是 Spring 一开始并不知道 Bean 是否会有循环依赖,通常情况下(没有循环依赖的情况下),Spring 都会在完成填充属性,并且执行完初始化方法之后再为其创建代理。但是,如果出现了循环依赖的话,Spring 就不得不为其提前创建代理对象,否则注入的就是一个原始对象,而不是代理对象。因此,这里就涉及到应该在哪里提前创建代理对象?
Spring 的做法就是在 ObjectFactory 中去提前创建代理对象。它会执行 getObject() 方法来获取到 Bean。实际上,它真正执行的方法如下:
因为提前进行了代理,避免对后面重复创建代理对象,会在 earlyProxyReferences 中记录已被代理的对象。
通过上面的解析,我们可以知道 Spring 需要三级缓存的目的是为了在没有循环依赖的情况下,延迟代理对象的创建,使 Bean 的创建符合 Spring 的设计原则。
如何获取依赖我们目前已经知道了 Spring 的三级依赖的作用,但是 Spring 在注入属性的时候是如何去获取依赖的呢?
他是通过一个getSingleton()方法去获取所需要的 Bean 的。
当 Spring 为某个 Bean 填充属性的时候,它首先会寻找需要注入对象的名称,然后依次执行 getSingleton() 方法得到所需注入的对象,而获取对象的过程就是先从一级缓存中获取,一级缓存中没有就从二级缓存中获取,二级缓存中没有就从三级缓存中获取,如果三级缓存中也没有,那么就会去执行 doCreateBean() 方法创建这个 Bean。
流程图总结:
三、解决循环依赖必须要三级缓存吗我们现在已经知道,第三级缓存的目的是为了延迟代理对象的创建,因为如果没有依赖循环的话,那么就不需要为其提前创建代理,可以将它延迟到初始化完成之后再创建。
既然目的只是延迟的话,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不延迟创建,而是在实例化完成之后,就为其创建代理对象,这样我们就不需要第三级缓存了。因此,我们可以将addSingletonFactory() 方法进行改造。
这样的话,每次实例化完 Bean 之后就直接去创建代理对象,并添加到二级缓存中。测试结果是完全正常的,Spring 的初始化时间应该也是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因为如果 Bean 本身不需要代理的话,是直接返回原始 Bean 的,并不需要走复杂的创建代理 Bean 的流程。
结论测试证明,二级缓存也是可以解决循环依赖的。为什么 Spring 不选择二级缓存,而要额外多添加一层缓存呢?
如果 Spring 选择二级缓存来解决循环依赖的话,那么就意味着所有 Bean 都需要在实例化完成之后就立马为其创建代理,而Spring 的设计原则是在 Bean 初始化完成之后才为其创建代理。所以,Spring 选择了三级缓存。但是因为循环依赖的出现,导致了 Spring 不得不提前去创建代理,因为如果不提前创建代理对象,那么注入的就是原始对象,这样就会产生错误。
四、无法解决的循环依赖问题 1.在主bean中通过构造函数注入所依赖的bean如下controller为主bean,service为所依赖的bean:
启动打印如下:
***************************APPLICATION FAILED TO START***************************
Description:
The dependencies of some of the beans in the application context form a cycle:
┌─────┐| accountController defined in file [/Users/xieyizun/study/personal-projects/easy-web/target/classes/com/yzxie/easy/log/web/controller/AccountController.class]↑ ↓| accountService (field private com.yzxie.easy.log.web.controller.AccountController com.yzxie.easy.log.web.service.AccountService.accountController)└─────┘
如果是在主bean中通过属性值或者setter方法注入所依赖的bean,而在所依赖的bean使用了构造函数注入主bean对象,这种情况则不会出现循环依赖问题。
2.总结 当存在循环依赖时,主bean对象不能通过构造函数的方式注入所依赖的bean对象,而所依赖的bean对象则不受限制,即可以通过三种注入方式的任意一种注入主bean对象。如果主bean对象通过构造函数方式注入所依赖的bean对象,则无论所依赖的bean对象通过何种方式注入主bean,都无法解决循环依赖问题,程序无法启动。(其实在主bean加上@Lazy也能解决)原因主要是主bean对象通过构造函数注入所依赖bean对象时,无法创建该所依赖的bean对象,获取该所依赖bean对象的引用。因为如下代码所示。
创建主bean对象,调用顺序为:
1.调用构造函数2. 放到三级缓存3. 属性赋值。其中调用构造函数时会触发所依赖的bean对象的创建。createBeanInstance是调用构造函数创建主bean对象,在里面会注入构造函数中所依赖的bean,而此时并没有执行到addSingletonFactory方法来添加主bean对象的创建工厂到三级缓存singletonFactories中。故在createBeanInstance内部,注入和创建该主bean对象时,如果在构造函数中存在对其他bean对象的依赖,并且该bean对象也存在对主bean对象的依赖,则会出现循环依赖问题,原理如下:
主bean对象为A,A对象依赖于B对象,B对象也存在对A对象的依赖,创建A对象时,会触发B对象的创建,则B无法通过三级缓存机制获取主bean对象A的引用(即B如果通过构造函数注入A,则无法创建B对象;如果通过属性注入或者setter方法注入A,则创建B对象后,对B对象进行属性赋值,会卡在populateBean方法也无法返回)。 故无法创建主bean对象所依赖的B,创建主bean对象A时,createBeanInstance方法无法返回,出现代码死锁,程序报循环依赖错误。
注意:spring的循环依赖其实是可以关闭的,设置allowCircularReference=false
以上为个人经验,希望能给大家一个参考,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七叶笔记。